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每一個人都在忙,到底忙些甚麼?

每一個人都在忙,到底忙些甚麼?
有些人在忙的過程中很煩惱,有些人在忙的過程中累積了很多的功德。可是大家在忙,他們知道他們在忙甚麼,走向哪裡嗎?我們又為了甚麼而忙?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想到尋法比庫在他翻譯的一本書上寫的:『重複是為了不再重複,努力是為了不再努力;厭離是為了不再厭離,休息是為了一切止息。』
我們不管是奮鬥也好,修行也好,努力也好,其實我們就是為了這一切:夠了,止息。
如果說修行有苦的話,這是像阿姜查尊者講的滅苦的苦;世間的人的苦是苦中造苦因,苦了還要繼續的苦,但是我們是滅苦的苦。
雖然如此,如果你的心轉得快,你也可以把這個艱苦轉成快樂的一個境念。這是我們大家要學習的。
若是說有苦的話可能是說肉體的苦,但心可以不要苦。心轉得過來,心就不苦,只是肉體可能會辛苦一點吧!我覺得尋法比庫寫得非常的好。『努力是為了不再努力』,真的是如此。
出家人整晚在那邊走來走去,這樣拼,大家都在拼。可是他們拼是因為對生滅因緣已經覺得足夠了,不要了,希望這一世就完成了,可以走了。
修行是為了不再修行,修到一個時候修希望夠了,修到已經無學了,不用再學了,那麼就不用再修下去了,做了一個了斷。要不然世間的人都在忙碌,可是沒有了斷,永無止盡,看不到終點。
但是修行人跟著佛陀的路線走是有終點的,是有止息的,那是多麼好的。當一個人體證無死、不生不滅的時候,就不需要了,當他超越時間、空間就不再需要這些了。
所以阿羅漢他們是無學,他們到一個時候,修行直到不用再修行,一切止息。當一個人到了無學的時候,他就不需要再學了。
這個不需要再學是指從生命的最終的目標來看,一個阿羅漢,如果我們要把人生最終的目標是把一切的苦熄滅,找到一個永恆安穩的快樂,那麼成了阿羅漢,這個目標就達到了。所以叫做無學了。
但是並沒有說阿羅漢沒有去聽佛陀講經,他們還是有聽佛陀講經,而且聽了很多法還是有法喜。像沙利子尊者,馬哈咖沙巴尊者很多時候還會請教佛陀問題。
為甚麼呢?他不需要那些答案,他已經滅苦樂。但是有了那些答案,比如說是有關戒律及各方面的,比如諸佛陀傳承做法等等,如果他們知道了答案,他能夠以那個答案去教法,教導和運用,因為這些牽涉一點世間法。
但是從出世間滅苦法來講他已經圓滿了,所以他們已經無學了。
當我們奮鬥的時候,我們記得我們是為了這個。辛苦一陣子,可是你的心是想:「這一番辛苦,有一天會止息的。」所以當時的辛苦時就不再感到那麼累了。
真的,如果你知道你這一番煎熬、艱苦、奮鬥有一天它會過去的,有一天到一個時候這些都會停止的。只要你明白這一點,那麼現在的辛苦你就會覺得沒甚麼關係,因為它會止息。它不會像世間一些人忙忙碌碌永無止盡,而且在忙碌過程中很多還造很多的惡業。
當我們在忙忙碌碌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樣子的忙碌是為了甚麼?是為了不再忙碌才有用啊!如果繼續無止盡的忙忙碌碌,有甚麼用呢?
我們是否有一天會想起,我們後悔我們今天錯過了我們的青春,錯過了我們的年少,錯過了我們的中年、壯年。我們本來可以修行,可以修行滅苦,但是我都錯過了,等到有一天因緣不再允許的時候,健康已經不再允許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後悔?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辛苦一點,為了我們的滅苦做出一些奮鬥,不管多麼艱苦,不管多麼漫長,但是我們一天一天的累積功德,成不成沒關係,可是累積了出家的功德,累積了那麼多的精進心,天天為了尋求法而奮鬥,心裡會找到安慰,至少到晚年的時候你的心會很亮。
但是如果一個人錯過了生命中寶貴修行機會,等到我們以為我們有機會,等我賺夠錢,做夠這個,做夠那個,安排妥當,漂漂亮亮才出家來修行的時候,機會沒有了,因緣錯過了。那個時候我們會不會後悔?
不要以為我有時間,我可以的。很多人就是因為以為我有時間我可以的,就從此永遠的錯過他們的機會了。
(白鶴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