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你找到最美的親密關係了嗎?



◆你找到最美的親密關係了嗎?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兩性親密關係,一種是為生命補償能量的關係,一種是讓生命損失能量的關係。
前者是來自於無條件的愛,是一種無條件的、無依賴的、無控制的關係,或者是與高頻率的人的親密關係。後者是帶有負能量的一種依賴與約束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需要兩個人互相鏈結和無條件的自我敞開。那種能夠帶領我們的生命提升層次的親密關係是宇宙最美好的禮物。但是,我們很多人也許會恐懼和不接納這樣的關係。
為了與他人產生深深的連結,我們需要找出一種方式讓自己的生命完全地敞開。我這裏所說的“敞開”,是指一種對真實的親密關係的接受和開放,是一種有安全感的頻率狀態。
也就是說,我們的內心需要知道,在最佳的親密關係中不需要損失任何東西。在純愛的互相鏈結中我們獲得的是能量和喜悅,而不是依賴和約束。
我們彼此不需要讓對方失去任何東西,也不需要任何一方為另一方負責任,更不可能傷害對方。對於雙方都是 一種美妙的人生體驗。
這有利於雙方的身心健康,對於非夫妻之間的雙方也有利於雙方的家庭和諧美滿。因為這樣的能量會使雙方的人格變得更加完整。
大多數人會說他們喜歡親密、喜歡親近,但是,要發現一個真正想要親密的人卻是罕見的。我不是僅僅在說身體上的親密,而是包括心理上的親密,一種靈性的親密,一種情感上的親密。因為,沒有敞開就不會有親密。
當我們與另一個人—愛人、朋友、知己或是一個與我們交談的陌生人—變得親密時,我們實際上是在以一種不設防的方式對另一個人打開我們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我們在做的是人類極少去做的事情。
我們一般都傾向於自我保護,常會因為恐懼的高牆而退縮,而往往,我們所恐懼的事情正是我們所渴求的:親近、親密以及結合。我們為什麼會渴求這些東西呢?
因為,在實相中,我們實際上就是一體的,我們與一切都親密地連結著。因此,我們大家都會自然地被拽入到這份結合與親密之中,哪怕我們同時也為之害怕。
我們在童年時代或者在人生的經歷中都有過痛苦的經歷,那時候,因為不懂得選擇,我們讓自己如此開放而脆弱,其結果就是受苦,我們因此而攜帶了很深刻的記憶或是很多複雜的故事,這令我們害怕親密。
就某種程度而言,我們必須再一次找到我們在真實的關係中敢於打開自己的意願及勇氣,這樣我們才能再一次對真實的、無條件的親密關係開放。
而這份關係無論是與另一個人,還是與環境或者只是與你自己,其中的邀請就是讓我們進入真實的親密、深入與他人連結的感覺。
極少有人能真正與自己保持親密,正如大部分人沒有真正看到過他們自己是誰或是什麼真相一樣。因此,當他們獨自體驗他們自己時—坐在一間屋子裏或是等公共汽車—會有一份緊張與焦慮的感覺升起。
如果我們對自己所知的全部就只是一些思考、記憶以及認同的聚合物,那麼,我們確實會有一種煩躁。
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很難與自己相處的原因:因為當他們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他們就得與他們的思想、想像與想法在一起,對大多數沒有覺醒的人而言,這是相當折磨人的。
因此,還是那句話,我們必須開始有一種進入自己的意願,一個人待一陣子,進入我們真實的自己。唯有那時,我們才有能力對彼此開放——變得敞開、親密並容易建立連結。我們必須要願意去面對我們體驗中可能升起的任何恐懼。
作為一個靈性老師,我一再看見人們收穫了非常深入而充滿力量的靈性啟示,甚至是真正針對他們本性的覺醒的啟示,但同時,他們對於進入真正的親密關係卻充滿了深深的遲疑甚至恐懼。
因此他們失去了與高頻率鏈結的良好機會,失去了自我療愈的大好時機。與實相親密是另一回事。實際上,一旦你掌握了竅門,與實相親密就會相對容易。
一旦你掌握了與自己在一起、與未知的自己在一起的竅門,你會發現它壓根就不難。它是一個放鬆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掙扎的過程。如果你帶著過多的目的,你才會恐懼,如果你只為了親密而沒有其他目的,你就會非常輕鬆,你就不會恐懼。
但是,如果你不提高自己,如果你把親密關係當做一種責任或約束,要對另一個人保持非常開放與親密的態度,卻不太容易,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是如此。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深刻的洞見以及一個深深的對恐懼保持開放的意願—願意去看到你不想要開放的部分。更進一步,我們必須要面對面地進入到整個情緒的世界裏——情緒上的保護以及情緒上的敞開。
通過關係,我們能夠看到,我們如何經常性地進入自我保護、退縮或是不同程度的恐懼的狀態之中。而這些抗拒大部分都是由保守的思想引起的,而親密與敞開都發生於情緒的深層。
要心智開放,要無念,是一回事,而要做到真正的情緒上的開放卻是另一件更深入的事,它以一種更深入的方式觸碰我們的心靈深處。它要求的是初學者的心智提升,更重要的是一個初學者的心靈開放。
摘自〔美〕阿迪亞香提著,李思坤譯 《活在恩典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