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約書亞摘錄】接納、同在並超越--意識覺知的轉化力量

此處所說的覺知從不評判,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是一種同時也在創造的覺察方式。
意識覺知具有轉化力,它是最偉大的轉化工具。  
★這一覺知恰恰是出口,是通往內在寧靜與和平的出口。


【約書亞摘錄】接納、同在並超越--意識覺知的轉化力量

http://blog.sina.com.cn/newearthcenter瑪利亞通過潘蜜拉傳導譯者:光之紫摘錄及編輯:宛沂

談體驗情緒之流的第三個方式,或者說第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完全跟隨自己的情緒,受其主導。

第二條路是排斥、壓抑、評判自己的情緒。

第三條路則是接納它,與其同在,並同時超越它。‘覺知’就是這樣做的。

此處所說的覺知從不評判,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是一種同時也在創造的覺察方式。

在各種靈性教導中你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只需簡單地覺知自己就足夠了。

你們或許會問:“這怎麼可能?僅僅通過覺知自己,通過面對自己的情緒之流就能夠帶來內在的安寧?”

要知道,覺知的力量極其強大,它絕不是被動的記錄,它遠超過被動的記錄,覺知是一種強烈的創造力。

假如外在世界的某一人或事喚起你強烈的情緒,比如憤怒,用覺知來對待這一情緒會是怎樣的呢?

就是全然地觀察自己的憤怒,不去採取任何行動,而是與其同在,靜觀它。

這樣,你既不與憤怒合二為一,也不迷失其中,而是完全允許它存在,接納它。

這是一種‘超然’的境界,不過進入這種境界需要相當大的力量。

因為你自小到大所學的一切,都‘誘’你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陷入憤怒或恐懼等的情緒之中。

與此同時,你們也被吸入評判——對自身之憤怒與恐懼的評判——的漩渦,也就是說,你被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扯離覺知。

如我前面所講過的,這一覺知恰恰是出口,是通往內在寧靜與和平的出口。

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在使你偏離中心——內在覺知,儘管如此,也確實存在著一個出口,唯一的出口,藉此,你不僅不會遠離這個世界,還能夠全然地安住其中。

不過,你不會再任這些情緒或者對情緒的評判來左右自己,你帶著全然的覺知與溫柔的感受看著它們:“它們在這裏,就在我之內。

我看到我的憤怒升起,感到它正在我的體內蔓延,我的胃或心開始對此起反應,我的大腦正在急速運轉以能夠為這一情緒找出正當的理由。

我的大腦告訴我,我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你靜觀這一切,看著這一切在你之內發生,但你不會隨其而行,也不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這就是覺知,是精神上的明晰,藉此你使人生中的‘惡魔’—恐懼、憤怒、不信任—回歸安寧。

如果你與其合二為一,或者藉由評判來與其抗爭,你只會加強它們的力量。

上述兩種方式都是在滋育它們,超越它們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覺知之光照耀它們,不抗拒它們,接納它們的存在。

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覺知不是靜態的,不會永遠保持同一狀態。

你會發現,當你不再去滋育某一能量時,它會自然而然地衰減。

換言之,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平衡越來越穩固,平靜與喜悅也會越來越成為你的基礎感受。

因為,一旦你的心中不再有抗爭,喜悅會自然而然地湧上心頭。

你會用溫柔的目光看待人生,能夠覺察到自己身體中的感受與情緒,也能夠覺察到在大腦中疾馳的想法。

這種覺察是柔順且溫和的,不過,覺察的能力—不被吞噬的能力—卻非常強。

所以說,關鍵就在於覺察,出口就在此處。

現在我想請你們體驗一下自身的覺知力,就在此時此刻。

請感受一下那純然的‘在’的狀態,以及因為無需去改變而獲得的解脫感,感受一下這一覺知的安寧與明晰,這才是真正的你。

放下那些毫無真實可言的評判,任情緒流動,不要去壓抑它們。

它們是你的一部分,在某些情緒中也蘊含著帶給你的訊息。

請觀想一下,某一情緒是否使你感到恐懼,是否困擾著你,或者你是否正在抗拒它?

或許有一種情緒已經成了你的禁忌?讓它以孩童或動物的形象呈現在你的面前,不要忘記,你是邀請這一孩童—或動物—

展現自己、出現在你面前的覺知,這一孩童可以完全地展示自己心中的一切,也可以有不禮貌的行為,他/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讓他/她來告訴你他/她心中的感受。

你是看著他/她對他/她說Yes的那個覺知:

我願意看到你,我願意聆聽你的故事,說吧,告訴我你想說的一切,這是你心目中的真相,或許這並非那真正的真相,但我願意聽你訴說。”

最好這樣對待你的情緒,不要評判它們。

讓它們來到你的面前,對你傾訴。

用睿智老人般的溫和態度對待它們,看一看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孩童或動物為你帶來了什麼訊息。

負面情緒背後常常隱藏著純然的生命力,它希望能夠彰顯,卻被各種評判所淹沒。

讓這一孩童或動物蹦蹦跳跳地來到你的面前,或許他/她/它在走向你時,忽然改變了形相,接納他/她/它。

意識覺知具有轉化力,它是最偉大的轉化工具。

與此同時,它並不想刻意去轉化,它只是說Yes,說:“是的,它在這裏,我接納它的存在”,它只是接納來到它面前的事物。

改變卻因此發生,因為現在的你是自由的。

你于內在是自由的,不再是情緒—或者你對情緒的評判—的玩物。

當然,你偶爾又會成為你之情緒與評判的玩物,這是非常人性的,不過你可以試著不陷入其中。“天啊,我無法保持自己的覺知,這樣不好。”

如此這般,你又開始了評判。

你時時都可以藉由不再與自己抗爭,藉由覺察自己而回到這一通往寧靜的出口。

要知道,能夠不受情緒與評判的控制,需要相當大的力量,這是靈性—真正的靈性—的力量。

真正的靈性不是道德規範,而是一種‘存在’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