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心態療愈--十二原則-3



 


 


心態療愈--十二原則-3


 


8.無論外面正在發生什麼,我們都能在心裡選擇平安。


 


如果我們選擇把內在平安作為唯一的目標,我們就會形成新的信念系統,從而不再受外在事件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維護正義的憤怒,而且支持我們緊抓憤怒不放。我們要麼繼續這樣正當地憤怒下去,要麼可以對我們的情緒完全負責,深入內在,選擇消除我們的憤怒、愧疚和評判。




我們不是機器人。機器人會被外在事件驅使。按鈕一按,別人想要機器人做什麼,機器人就按着已編好的程序,照做不誤。我們不必表現得像個機器人。我們可以用讓我們最平安的方式,去感受和去行動




我們常常會這樣說:“如果我的伴侶這樣或那樣做,我就會快樂。”
但其實沒有人可以“讓”我們快樂、悲傷、孤獨或憤怒。實際上,我們可以利用所有的情境,去練習使用這一原則。現在,我們就可以進入內在,去體會如何通過改變我們對正在發生之事的看法,從而感到平安。


試圖改變別人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操縱和控制。長遠來看,都是行不通的。我們不能改變任何人,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我們需要帶著覺知心和願心,持續觀察我們的感受,這樣才能認出、承認它們,然後積極地選擇改變它們。我們需要臨在和勇氣來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樣我們才能開始改變。


 


9.我們都是彼此的學生與老師。


當我們把接觸到的每一個人看成是老師時,我們將會開始用另一種方式看待人生。我們會變得更善於觀察和聆聽。我們開始看到學習並不需要論資排輩,很可能孩子們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是開放和誠實的。他們還沒有像成人那樣設立障礙我們的障礙是我們的保護層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我們可以學着放下這些障礙。學生/老師的概念指的是,我們其實並不一定知道什麼是對別人最好的。我們也不需要知道什麼是對別人最好的。


只有每一個人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最好





學習來自和他人分享對知識的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建立學習和成長的關係這不同於以往的有着層級秩序的垂直型師生關係。這是一種平行的關係,正是這種平等的關係,師生間的交流才會給整體的最高利益帶來積極的貢獻。在這種關係中,我們可以更自由地全面探索自己




我們可以更深入,同時也不會被評判為錯誤的或者愚蠢的。正是這種雙方不間斷地互相給予和接受,我們才可以從每個人身上學到如何體會到愛。如此,我們才可以深入並成長。


 


10我們能夠把注意力放在生命的整體上,而非支離破碎的片段上。


 


為了內在平安,我們需要和自己以及外在的事物合一。這就是說,我們可以開始驅逐製造痛苦的分離感。分離感是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搭建的屏障之一


當我們陷在對與錯、好或壞的陷阱中,這就意味着我們只看到了片段而非整體。當我們玩這個遊戲,我們是不可能感到平安的。無論暫時的結果如何,最終我們是不可能“勝利”的。




我們可以學着以一種全新的態度來看待自己、外在的事物以及整個世界。我們會認識到,在我們的狹小視野之外是更大的整體。通過內在的力量,我們可以去感受更廣袤的世界。這個力量允許我們擴展意識,去感知這個整體,從而讓我們不會陷入別人正在經歷的衝突中


衝突是他們所要經歷的,並不是我們所要經歷的。


我們所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而不是成為一個無意義的模式的一部分


像這樣,通過在每一個事件中訓練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意識就會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我們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選擇看到生命的整體,而不是陷入現在正在發生的單個事件中。”


這樣,我們的關注點就會擴大,我們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當我們改變思維模式時,我們體驗到的內在變化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11.既然愛是永恆的,我們就不必畏懼死亡。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一條原則,我們需要回顧第一條原則:“我們的本質是愛,愛是永恆存在的。”如果我們相信生命是永恆的,那麼對於死亡的恐懼就會消失。


當我們不斷重申我們的信仰,相信我們的本質——愛是綿延不絶的,而死亡不過是進入另外一個形式,那麼我們就會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放下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才能完全地活在當下。


 


12.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別人要麼是在推恩愛,要麼是在呼求幫助。


 


這條原則可以用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它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工具。如果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能謹記這條原則,那麼我們就可以有更好的互動。當別人是帶著愛和我們交往時,一般都不會有任何問題。我們可以接受別人的愛和支持,同時也回應以愛和支持。我們不會感受到衝突,事情也會很容易就解決。


相反,當我們不管因何覺得受到攻擊,我們往往會逃跑或者反擊,以此來進行自衛。這個條件反射式的反應,是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學會的。如果我們能從這個看似在攻擊的人身上看到他的恐懼,我們就能從一個全新的維度看待這件事情。




為了更好地運用這條原則,和運用其他原則一樣,我們需要改變關注點來訓練我們的心靈。


我們再一次要向內觀,為我們自己的想法負責,而不是在壓力下起反應時,去責怪旁人。我們只能對自己內在的平安負責,而沒有辦法負責他人的平安


如果我們在傾聽他人的時候,能謹記這條原則,我們就很有可能認出,那些看起來像是攻擊的行為,實際上是出於恐懼而發出的求助。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一個轉化即開始形成。當我們沒有任何防備心的時候,能量會發生變化,而“攻擊者”本人也能感受到,他/她將不會像開始時那麼著急了,因為觀念的轉換創造了一個空間,使得一種新的動態得以形成。




這個新的動態將會改變我們人際關係的模式和質量。為了有效運用這些原則,我們首先得選擇為自己的思維模式完全負責。我們要學會時刻保持警醒和覺知。活在當下是心態療愈的核心,因為恐懼只會在思考過去或者未來時出現。恐懼是愛的對立面,我們不可能同時活在這兩者內。




如果我們想活在愛中,那就得放下對過去和未來的恐懼。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應付當下這一刻,不管我們碰巧要面對的是什麼。活在當下,我們就能夠處理任何可能出現的,無論是情緒上、身體上,還是心靈上的傷痛




剛開始心靈訓練時,把心態療愈的十二條原則放在手邊,隨時作參考,是非常有幫助的。當我們身處困境時,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無論發生什麼,我們是可以馬上轉換關注點的。任何時候我們只要願意,都可以選擇用其中一條原則。我們可以把十二條原則都讀一遍,也可以只選一條與當下有關的原則來用。




不管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原則,我們會發現,我們能夠快速地轉變態度,從而改變外在事情發生的動態


外在的環境不一定改變,但當我們的觀念改變的時候,我們所看到和所經歷的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心態療愈需要大家有意願,保持覺察力和開放的心態,還有持之以恆的練習。而我們所需要的也僅僅只是這些。


當我們看似失敗時,不要氣餒。失敗只是引領我們前進的學習經驗而已。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我們的學習。在失敗的那一點上,我們可以重新選擇。這樣,我們可以一直成長。





無限祝福給大家




 


 


3 則留言:

  1. 呵呵...你被網路的阿虎打敗ㄌ吧..
    [版主回覆06/24/2013 23:03:16]真的是投降了...
    如果再繼續這樣...
    我就要上床了...

    回覆刪除
  2. 人生的真理,其實就藏在平平淡淡中,好好快樂過每一天,師兄,早安願您智慧如海

    回覆刪除
  3. 晚安、溫馨問候好友、周二愉快。
    謝謝分享~解析心態療愈之常識。 
    祝福您…平安喜樂、福慧盈滿。
    [版主回覆06/25/2013 20:13:13]祝福好友...
    平安喜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