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梅峰來去

梅峰來去

 




不知什麼時候,信箱寄來一則梅蜂的山色,是以環保和大自然為主訴求的旅行社寄來的消息。


 


去年在格友那裡看到梅蜂的介紹,曾經為那裡的特色心動不已,當下連詳細住宿和其它景點的細節看都沒看,就報了名,還報了好幾個行程。



我看到有人如是形容[梅峰農場的百花齊放,是大自然獻上熱烈的快板終章了。]


為聆聽一首大自然的美妙穹音,春寒剪剪的暮春時節,第一次參加了國內旅行社辦的旅遊。上了海拔兩千多公尺尺的梅峰。


 


梅峰的牡丹




梅峰,最早稱為沒風,因為名稱不雅,改為梅峰,是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農場。


在清靜農場附近,佔地千餘公頃,海拔自九百至兩千七百公尺,涵蓋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氣候型三種氣候,可想而知鳥類當然也是生態特色之一。,




第二天上山碰上了春雨連綿,忽而還一陣大雨傾盆,戶外的景色迷離在煙霧飄邈中,


可是農場培育的各種花仍是一片粉紅駭綠,東張西望還是看得目不轉睛。


 


尤其知道農場,都有住宿和活動導覽,直在心中想著剛好一次瀏覽不完,對著大雨細雨中的梅峰,期約下次拜訪。


再來美麗的梅蜂。




貪心吧?!~人還在梅峰卻已經想到另一天的相逢,無非是因為除了室內栽培的花以外。


我知道真正吸引我的是戶外山色蒼蒼中春天的梅峰,總不能因為下雨擾了興緻。


不只貪心呀,除了仔細觀看姹紫嫣紅一片美色,樂在賞花和按快門的樂趣中,我無法分心去看花名。


還安慰自己,下週我可以再來~一趟。


最後我當然沒去,可是卻念念不忘梅峰。





許多人看到的是現在,當下的那一刻。


可從我從手持相機以來,每每整理相片,一張張的端詳照景物,意外發現自己的思絡和習慣,照相的思惟脈脈可尋。


 


每一次的出遊尋訪,到了山上,總先下意識先照一張來時的方向和山下來的路,其次在瀏覽四周,極目眺望。好似以自己的頭腦當雷達,以相機定位,





梅峰也有紫藤


幾次下來發現和自己的思絡不謀而合,喜歡在當下回首過去,再端詳未來。


生活苦痛時,遙遙注視未來,另一端的端點卻是喜悅。


快樂時,看到生命線頭的一端是痛苦時,也讓當下冷靜不噪動。


一種生活的哲學,讓自己永遠不悲傷不氣餒,


 




老子道德經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生命的苦和悲,衰亡和興榮本是相互共生。


如此以對,許多事的得失成敗就不再重要。


愛欲厭憎,才是不悲不喜。


 


清朝的詩人那蘭性德說:[情到深處情轉薄]


惟其多情,惟其情深,所以苦痛深,幾番反思,感性轉化成知性,有了知性~有了智慧延伸,才會理性。



 



宇宙之間的道和大自然的生滅是脈脈相承,生生不息,只不過如春夏秋冬四季嬗變,在生命長河中,歷經各種面貌而已。


印度詩人說:[在我們的生活裡,一方面是有限的,在我們的步伐裡,我們都會瀕於枯竭,令一方面,我們的願望和犧牲,又是無限的。]


下雨和天晴,山上和山下,花落和花開,生命的豐碩與貧瘠,每一個因都是感知的生命因子是生命的自強之道。


 


不是像電腦的文字隨便覆制貼上去,就簡單的美化了起來,可也不是那麼的深奧難懂。只是了不了,懂不懂,就是悟不悟。


春的顏色,濃纖合宜的悄悄塗抹在梅蜂的山上,齊聚著春天的花天使---各種花的容顏_--,開得如一連串長長的鞭炮,霹靂啪啦的,敲鑼打鼓的盛放著。


可是也著實的下了一場暮春的驟雨,煙漠漠,雨淒淒。


一場山上的驟雨像是萬馬千軍,打得山上濕答答一片。


兩種景緻下,我在梅峰果真聆聽大自然的一首交響樂。


山色青青相迎,


百草千花暮春,獨看不見梅蜂也饒有名的鳥類,


留下一張照片~下次要來打鳥,是什麼鳥?應該是稀有的鳥吧~



不能了古詩所云:[只因花似雪,不悟有香來,]也


莫把流鶯與此比,殘絲亂絮東西移。



 

再看一眼白楊樹,如若我選,一葉蘭和它和喜普鞋蘭是梅峰的三大焦點。



華茲華斯說:[到大自然來讓大自然做你的導師]


 


春日的大雨傾盆下,梅峰山上猶如雲霧罩頂。可是濺水成霧不移山的樸茁。高高地低低的山色交響曲,仍耳畔縈迴不已。


 


每次奔往山林都如繫網之鳥,返回山林,每一次都是性靈的極至饗宴。








2 則留言:

  1. 各種的花都好美ㄟ...到此地呼吸新鮮的空氣真是一大享受唷..
    [版主回覆04/22/2013 16:42:20]嗯...真的好想去享受說...

    回覆刪除
  2. 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置身其中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