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是時候該說出真相了

 


《迷惘者往事書》


是時候該說出真相了



為什麼要學佛?迷信嗎?搞宗教崇拜嗎?非也!世人往往對佛教存有偏見和誤解,認為佛教不過是眾多宗教中的一種,其實這是只知其表而不知其裡,是只憑主觀印象臆斷的盲目定性。



要學佛得先信佛,要信佛就得先懂佛,你懂你才會信嘛,不懂幹嘛要去相信呢?誰都不會隨隨便便就輕信一件事情的,您說對不對?《迷惘者往事書》第三章的內容全部與佛法有關,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是不成”,為了讓大家都能夠有耐心地將本書看下去,我得先為佛法正名,先從名字開始理正。



眾所周知,佛教始源於古代的印度,因此佛經在由梵文翻譯成漢語的過程中,漢語中就容易被加入一些外文的“舶來詞”,比如“剎那”、“須臾”等詞。“佛陀”一詞在梵語中寫做“Buddha”,是“覺知者”的意思,單指釋迦摩尼一個人。



而“佛”這個詞則不再是一個專有特指的詞彙,它的漢語意思就是“覺”,一切覺知覺悟的人都可以稱為“佛”,你我也可以是佛,人人都可以學佛成佛



這一點佛經中已經講的非常清楚,沒有什麼看不大懂的,一如《大智度論》?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再如,《涅槃經》所言:“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復如,《法華經?文句》云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亦復如,《大乘義章》?二十云:“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



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窹。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既然“佛”是“覺”的意思,那麼佛教就當等同於“覺教”,佛家就當等同於“覺家”,佛學就當等同於“覺學”,佛法就當等同於“覺法”嘍


所以,佛教真的不是宗教,而是確實的教育和訓練,這個問題一旦想通,對佛法的偏見和誤解自然也就會消失了。




人們常常聽到佛教稱自己為【內道】,而稱其他宗教為【外道】,“外道”一詞並非是個輕侮的貶義之詞,只是以心法而進行的劃分而已:心中求法的就是內道,心外求法的就是外道,一個是內求、一個是外求,一個是自求、一個是他求




外道的教法也都包含着一定程度上的道理,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人們提升意識的層次、開發特異功能,比如:在薩滿教和印度教中就有着這樣的大量先例,許多人通過冥想開發出了空中懸浮、通靈等特異功能。




但是,悟道這個事情並不能夠只看表面現象,看似的修行往往可能是是一種嚴重的誤導;各外道均嚮往開發神通,唯獨佛教嚴厲禁止顯露神通,個中原因會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敘述。




外道不等同於邪道,我並不是說你信仰基督教、信仰伊斯蘭教就是在信邪教,絶對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指出這些外道的不究竟;也許在覺醒的道路上,它們的確能夠載着你走上一段路程,但是也絶非是真正的、徹底的幫助。



現在的“互聯網覺醒市場”信息氾濫,常常將瑜伽、脈輪和冥想等概念同覺醒掛鉤,給人一種表面上覺醒開悟的錯覺



其實,瑜伽術、冥想術、丹道術都並非是哪一家獨有的,僅僅只是一種修行中的副產品和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它不是用來區分內道與外道的標誌。



比如:印度教的【冥想】,放在佛教中就叫做【禪定】;印度教中的【瑜伽】,就類似於道教中講的【周天引導】;印度教中的【脈輪】,就相當於中醫所講的【任督二脈】。冥想、苦行、素食、禱告、懺悔、善愛慈悲、虔誠皈依……這些概念是大部分宗教中都具有的共同元素,佛法裡的法門,外道諸教也可以擁有,所以這些都稱為【共法】;佛法有的,而外道諸教中卻沒有的,這些則稱為【不共法】,區分內道與外道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是否“心游道外”。



那麼,哪些是外道?一般意義來講,除了佛法,其他的教法都是外道。有朋友肯定會問:常言道“佛道本一家”,道家是不是外道?我認為,中國的道家不是外道。道家與道教不相同,後者成為了一門宗教,將老聃之論引為了宗教教法中“丹道仙學”的長生之宗源



漢朝末期的張陵建立【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太上老君】,時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誨道徒,乃創立道教;但是,後來道教的修行人為了追求羽化成仙,於是內修丹道而外煉丹藥,有所偏離了“老莊”思想的初衷。



佛道本是一家,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能夠看出道家思想與佛法的相同之處了。我們常常聽到《佛說無量壽經》中所說的:“清淨平等覺”,這是什麼意思呢?


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說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上善若水”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兩者都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我解釋給您聽:“水”即譬喻“清淨平等覺”,只是老子把佛法給擬物化了。



第一,水是清淨。只有清淨才能夠觀照出真心本性,污濁的水不行,這便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講的“照見”,《心經》的原文是這麼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水只有清淨才能夠“照見”,心不清淨,總是充滿着妄想,就不能夠“照見”,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




第二,水是平等。平等就是心不動,心動即是情迷,於是看見的、聽見的、聞到的、想到的就不會是真相,《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如來出現品》云:“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此經又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着而不能證得”


誰曾經見過水平面是斜置的呢?厚此薄彼即是分別和執着,水從來不會厚此薄彼,所以水不會分別和執着,因此老子說“上善若水”第三,水是空性。老子說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指水雖然育養了萬物,但水卻不去與萬物爭搶;同樣的道理,自性雖然能夠發揮幻生妙有的作用,但是自性並不參與眾生的妄想活動。



舉個例子來講:水動則起浪,水不動則不起浪,那麼“水”是什麼?就是你的自性。那麼,“浪”是什麼?“浪”就是無量眾生以及整個世界中的所有境界和現象。本來有沒有浪?沒有浪!浪是水所現出的相,是水變幻出來的現象,它不是實相。



於是你就理解《維摩詰所說經》中“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句話的意思了。此處所指“第一義”者乃指法身,解脫聖者依體起用,善於分別一切諸法相;自性法身是不會被外境所惑動的,它不會染塵生心,自始至終如如不動,所以水是自性的譬喻,老子才說“上善若水”。我要甘憑嘴巴說“佛道本一家”,恐怕這不足以令人信服,但是經過對比和引申,我想大家至此也該多少看懂一些了。




道家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都是旨在示人“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說明道家是內求而不是外求,故而不是外道


此外,道家跟佛家既不是“無神論”,也都不是“神造論”。“無神論”就是唯物主義,這是一種機械化看待世界的思想;“神造論”就是創世主義,這是一種幼稚的宗教觀念.


而佛道不是宗教,只是教育。道家只是將“神”看做是天地萬物中的其中一種生命形式,我個人給它概括一下就是“道常無,無形無名,先於天地鬼神而自在,為天地萬物之開始。道又常有,幻生天地萬物,亦具無窮之用


是故,聖人體察天道之虛無,法天道之自然無為以修身,當無慾而靜,無心而虛”。因此我個人認為,道家思想簡直可以算作中國本土的簡版佛法,故而道家不是外道。



因為佛法即是“覺法”,所以佛教並不是宗教,而是確實的教育和訓練


禪門中常說一句話:“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意思就是提醒眾生: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諸佛菩薩能力雖大,但也只是助緣化度,佛不能夠代替你覺醒,這件事兒別人是替


代不了的。




因此,我們在此討論關於內道和外道的話題,目的並不是為了去指責和貶低不同的宗教信仰;相反,不但可以藉此去發現各種宗教的不同優點和缺點,而且還可以通過比較來認識佛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討論極為必要,時機極為恰當,意義極為重大。



《迷惘者往事書》是時候該說出真相了(七)



此篇文章只節錄部份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c9c4be0102e4hc.html



 





 



2 則留言:

  1. 大哥 下午安安
    願您  福慧雙收  平安喜樂^^

    回覆刪除
  2. 台灣百百毒 物價漲漲漲
    不要讓中油的七輕八輕取代核四
    [版主回覆03/08/2013 20:57:26]晚安快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