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被愛也是一種能力



 



                               網路圖片


被愛也是一種能力


文章來源


www.psy525.cn——525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裡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他的暢銷書《真正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中曾寫到這樣一段經歷。多年前他有幸和橋牌大師鮑比·尼爾(Bobby Nail)同隊競技。沒有想到他見到這位橋牌風雲人物已經因為慢性骨病而嚴重殘疾,任何行動都需要協助。這次經歷讓塞裡格曼印象深刻的並非大師的技藝或殘障,而是在他幾乎是抱著這位傳奇人物進出汽車和房間的時候,他所表現出的對別人幫助的欣然接納和深沉的感激。你絲毫感受不到他因為尋求他人幫助而感到自卑,反而這種幫助讓你感到自己神聖而高大。塞裡格曼曾經思考鮑比·尼爾的魔力所在,他發現那是一種被愛的能力。與愛一樣,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但是我們常常只關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被愛常常意味着我們在別人眼中具備價值或吸引力,反過來說,一個缺少自我價值感的人,很難感受到真正的被別人所愛和眷戀,他們常常處在焦慮和擔心之中,隨時害怕失去對方。根據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的解釋是:如果孩子在早期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受到愛與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的依戀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這種關係模式常常會一直延續到成人階段,進而深刻地影響到愛的關係。


 


據調查,人群中大概有一成左右的成年人遭遇這種不安全依賴,他們難以享受被愛的感覺,對他人不信任,經常擔心對方是不是真的愛他們,常常懷疑對方想離開,而最後往往因為自己過於強烈的佔有慾和控制慾把對方嚇跑。健康的愛首先來自於對自我價值的認可,相信我們值得被愛,而相信我們值得被愛這個事實與愛的對象或關係的波動無關。鮑比·尼爾再一次告訴我們,衰老和疾病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記得作家雪小禪曾寫道:“有沒有人欣賞,不是花要開的理由。”只有當我們首先感受到被自己所愛的時候,才能全然地享受被別人所愛的幸福感。


 


很多人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付出,很辛苦,而被愛”就可以安心地坐享其成。被愛的確是一種美好的感受,但如果不做任何主觀努力,任由愛的關係自然發展,任何關係都無法長久。伴侶之愛需要回應,就像默契的雙人舞,我們都希望自己愛的對象能夠覺察到我們身上的積極品質,即發現和感受到我們最深的價值。同理,善於欣賞和讚美的人能夠更多地得到別人的愛,因為你的積極反饋將提升對方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欣賞和讚美能夠慢慢地讓對方相信,他們正是我們所相信的那麼出色的人,並隨着時間的推移,提升滿足感、信任並有助於保持更為持久的關係。同樣,當對方為我們做了什麼,也要給予對方適當的積極反饋。


 


婚姻治療大師約翰·戈特曼在觀察2000對夫婦後發現,在幸福的關係中,不是沒有負面情緒體驗,而是積極的情緒互動(微笑、觸摸、讚美、歡笑)與消極的互動(譏諷、反對、侮辱)的數量比至少為51而增加積極情緒體驗的簡單有效方法就是學會欣賞和感激,別忘了對人也對事。




被愛是一種能力,源自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源自對愛我們的人的欣賞和感激。精神病學家卡爾·梅寧格說過:“愛能拯救人——無論是施與愛的人還是得到愛的人。”


 



1 則留言:

  1. 愛與被愛都是幸福的...雙方都要有所付出的...早安安..
    [版主回覆11/11/2012 10:46:38]祈愿愛之波在蚊子心中湧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