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你有權放棄被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



 


 




你有權放棄被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


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


 


 


今天網上聊天看到一個爭執話題,下面講一下自己對此方面的看法和體驗:


 


佛教和所有宗教一樣,都是在揭示覺悟者自己體驗到的“事實真相”的體驗,只是是各個開悟者(聖人)在分享他個人的覺悟經驗。但是都讓後人給教條化了。刻板理解各個宗教的人們,在追隨,在模仿,在爭鬥,在自我捆綁,於是不僅沒有修煉,反而成了偏執狂。要知道“經驗”是用於感知的,不是死板套自己身上的枷鎖。


 


佛學講的是“空”,但是有很多人追求佛(假象中的大神),這是個大誤會。“佛”原梵文念“BUDDHA",意思是“有覺悟的人”,不是神,--即使是神,也不能盲目追求和模仿,折騰到最後什麼都是虛的,搞得很累而且徒勞。


 


佛學或所有其他宗教裡的所謂“戒”是適合的人適合用於某個階段的東西,然後還得回到自然本性,但是要是把那些東東當成死規矩的話,會把自己牢牢的捆綁在“戒律”那裡,永無覺悟的機會。


 


佛學講得是空,教導人們不要有“貪”,所以學佛首先應該做的的是:不要貪“佛”,也不要貪“戒”。


 


佛學講的“佛的境界”“成佛”,是說覺悟的境界,成為覺悟的人。所以學佛不能天天企圖成佛,歷史上有多少人天天在苦苦修煉期望自己成佛,有一個成佛的沒有?沒有;----其實你只需要成為一個有覺悟的人就行了,成了一個和佛陀、耶穌、穆罕默德、等人一樣能坦然面對所有一切而不受困惑的人的話,那麼你自然就成佛了,成聖人了。


 


無教條依賴的靈修(咱們可否不給這種無任何罣礙的靈修學起任何名字?這沒什麼突出的,只是個人人具備的自我修養罷了)所講的和其他所有宗教裡所講的東西是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衝突,只是簡化了所有的繁文縟節,牢牢的把持了所有靈修學問用不同的方式嘮嘮叨叨的教導的重點:懺悔和感恩。


 


放下外求,完全的內觀,摒棄所有的權威追隨和所有的死板教條的依賴。


“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對待問題的態度。”


如何對待每一個念頭和情感,就是修行。


 


佛學講的是:


修行的第一個階段,心中還存在着時間、空間、自己和眾生,第二個階段,時間、空間、自己和眾生都不再存在,在第三個階段,積極投入於時間、空間和他人,但不再執着於它們。


 


無教條依賴的靈修講的是:


修行的第一個境界,心中還存在着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你用愛心善待一切所見所遇。第二個階段,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都不再“存在”,你能不受任何概念的捆綁能平靜的處於零狀態。在第三個階段,你察覺到驚喜了:周圍的一切在你不企圖改變的始終如一的零的狀態中,居然完全改變了,所有的一切人或者事物,在你保持愛的零狀態的過程中,竟然完全賦予了新的含義,注入了鮮活的新的生命,於是你能積極投入於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了,但已不再被它們所捆綁了.於是你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世上沒有什麼高法低法之分,(試想一下:分別是不是你自己招來的自我心靈分裂?),所見所遇都是修行。


一個人,生下來開始就是修行,你如何對待你每時每刻的所見所遇就是修行。當你處在由時間線延伸的三維世界裡的時候,你就應該好好的活在當下的這個三維世界,你盲目追求其他高緯度的境界幹嘛?什麼這個教派那個教派、世外高人,出世間法門,這些外來的條規條律東西都和你無關,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是你自己的念頭,是企圖,是自己給自己設的枷鎖,需要統統放下,你能在這個維度擁有平靜的心平靜的對待一切的一切而不受困惑的話,高緯度的大門自然會對你敞開,而絶對不是靠天天幻想高緯度成佛成仙的“高境界”來實現這個目標的。


 


因此:請不要貪戀“教”,請不要貪戀“戒”你有權放棄被你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修行不需要逃避生活,生活才是真正的修行。


 


你知道你又多麼的自由嗎?請掌握上天給你的無限自由的權利,擺脫來自任何教條的掌控企圖,放棄所有的已被扭曲了的教條認識,從你內心深處去追求你的意識的新生,當你能做到心無任何捆綁,你就會輕鬆擁有所有的美好;你能美好的生活,那就是你最好的修行。




轉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a711b01013c8i.html


 



1 則留言:

  1. 要解下身上的枷鎖....沒那麼簡單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