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腦殘新聞一:牛番茄一個50元

腦殘新聞一:牛番茄一個50元



 


2012-08-21 16:43迴響:2點閱:2393




 今年早上打開電視,每一家新聞台都在播報「牛番茄一個50元」的新聞,主播還一直強調牛番茄比進口蘋果還貴,貴到連自助餐都不敢賣番茄炒蛋。


 記者跑到超市,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拿著番茄大聲嚷嚷;鏡頭掃到自助餐廳,猛拍番茄炒蛋,說老闆因為番茄漲價而不敢賣這道菜;還有記者指著漢堡裡的番茄片,說是番茄變貴了,所以才切這麼薄。


 電視機前的茶几上,靜靜躺著幾天前上市場買的,五個等待後熟的臭柿仔番茄,牛番茄變貴有什麼大不了,還有臭柿仔、小番茄,再不濟也有整粒去皮的番茄罐頭,這個新聞有必要做的那麼誇張嗎?(撰文/王瑞瑤)


 可是愈想愈不對,沒有任何風吹草動,為何牛番茄會變貴?於是走一趟傳統市場,看到一籃籃牛番茄正被叫賣,一籃五個才賣50元。


 我問:「新聞不是說牛番茄一個50元?」「唉呀,新聞都亂報,他說貴的其實都便宜。」小販答。


 再跑一攤,這攤的牛番茄個頭比較大,差不多女人拳頭般大小,老闆說一斤80元啦!硬逼他秤一個給我看,確認一個牛番茄零售價為12元,我同樣再反問他牛番茄一個有沒有賣到50元?「上個禮拜最貴,一斤120元,但沒有一個50元這麼離譜!」


 回到報社,追查來源,發現來自聯合報A8版-「番茄價飆...自助餐番茄炒蛋消失」,是嘉義與高雄記者的連線報導。


 一個地區性的新聞做上了全國版,還被各家電視台引用、演出成全面性的漲價議題,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打開電視,消費新聞亂七八糟,充分顯示跑線的記者與把關的主管嚴重缺乏生活常識與智能,什麼新聞都能做,記者也很愛演,追求不是真相,而是演出效果,瞪大眼睛,咧開嘴巴,拉高分貝,一臉震驚,番茄一個是不是賣50元?回家問你媽媽就知道,要不然自己上市場也會知道。


 把一個點變一個面,最後受害的是農民與消費者,更何況生鮮蔬菜價格波動根本稱不上是新聞,沒有番茄還有其他可吃,電視台跟著報紙的屁股後頭跑,不管是非真偽,沒有自我觀點與判斷,更別提新聞的品質與專業,影響力大於報紙,更新速度也比報紙快的電視台,能不能用用大腦再做新聞?


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12/08/21/2575509.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