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和海的相逢_茂林、多納部落、西子灣、[中]
二月底,走入茂林的多納部落。
多納位於茂林的最偏遠部落,
是高132線道路最終點,以前稱為屯子。
魯凱族是茂林主要的居住部落,以特有的石板屋、
傳統工藝、高大壯觀的吊橋、和傳統的祭典吸引大家前往旅遊,
而Kungadavane(多納部落)是茂林山區的最深處,
除了蘊藏溫泉之外,魯凱族仍然保有許多傳統的社會制度
和文化習俗。
走到山邊,山嵐飄盪在群峰間,整個部落好似電影停格的畫面,
無聲的放映一部沒有對白的影片。
抬起頭,山上一片雲霧鑲在山和大地之間,
好像白色的毯子平貼在眼前,彩色的畫面,
靜謐的氛圍,是一部導演安排放映的無聲電影。
我來到了片場。
低下頭,蟄伏在大地的是一片百年歲月橫陳,
文明和歲月,不小心開了一個小窗口。
得以窺視舊有的痕跡。
那時,安靜到可以締聽自己的心跳,
如風中的鈴噹,
分不清是心語,還是在山的語言在安靜的部落間穿梭,
中庭院曬衣服的,三三兩兩蹲在旁邊聊天的住戶、
遠方的山壁下奔跑著的小孩子,個個好像我們不存在,
只有偶而,我答答敲打著泥土和石子路的腳步聲音,
提醒我這是真實的世界,並不是電影。
多納部落和許多原住民一樣,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奇,
被傳誦著。真假有什麼關係?
真到假時假亦真,假到真時真亦假。
只要是賴以生存和美好的象徵,
使生命得以生存,往更好和更美的方向趨近。
真和假似乎也不太重要了
只是什麼是美好?
有沒有認知和時間歷史橫亙後的差異?
射日勇士是兩個勇士~為了天空多出了一個太陽
帶著弓箭千裡射日,一個失去了生命,
一個回到部落變得滿頭白髮。
讓我很感興趣的是白髮隱喻是付出太多心血,
還是太接近太陽,改變了光年和時間的速度?
有人說天上一天,人間十年。
多納部落先民早先在溫泉溪就地取材,取黑灰板岩來蓋房子
里民以互助合作的精神,堆砌石板架屋。冬暖夏涼。
有的石板屋,門楣或門柱上亦有一些百步蛇的圖騰,
象徵著頭目或貴族的身份地位。
有一隻可愛貓貓,一直要靠近我
我鏡頭拿起來,她喵喵叫馬上對著我撒嬌,
一邊在我腳邊廝磨,
這種現象,不是很特別,特別的是牠怕別人,
別人摸牠,牠卻馬上躲起來。
有一個頑皮的小孩要抓它,我告戒他:
[小朋友,要愛護動物啊~~學校老師沒教嗎?]
不理我,我再說一次,竟然吐我一口痰。
我倒是很意外,和一般市區的小朋友
也和我多次的經驗不一樣,
是受教育的關係?
看到這個圖裡的小倉庫,:請問這是什麼?[穀倉啊]
[現在還用嗎?]
[小姐~你怎麼問這個笨問題?
現在放食物在這裡,不就被偷光了~]
哈哈~好直接的回答,看來笨的真的是我。
好率直的回答~。文明禮俗和大自然的質樸能否併存?
何者為重?看起來這裡的物質生活當然條件不是很好。
就如同文明的開發讓大自然的破損
永遠無法回復~一樣?
生活的富裕必定也會失落一些東西。
沿路八八水災的肆虐猶在心頭。
美好和文明,城市和山野~
物質和精神~孰輕孰重?
失去的的大自然和人類無形中失落的東西,
怕難以計數。
一剎那間,
我想起金庸小說中的岳不群,
和江湖魔女任盈盈。
蝴蝶標本的失落是詩,是美,是哀愁。
童年時,自己並不清楚,所謂的[美麗和哀愁]。
可是長大後,開始明白,
當年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就是兩種力量的拉扯。
到了現在,有更多的嘆息和悵然。
醜醜的毛毛虫蛻變破繭而出的美麗蝴蝶,
手握住到它時,
蝴蝶已經失去了生命的溫度。
企圖愛它、護它以另一種方式活在心裡。
無常總是如此瞬間又飄忽,蝶翼匆匆又匆匆,
無可奈何花落去時的震顫,一直揮之不去。
。~
問:什麼是得到?什麼是失落?
什麼是空?什麼是實?
什麼是黑?什麼是白?
黑色和白色中間有沒有灰色?
部落的樸實碰到禮俗和文明,
生活的便利和原始的文化的衝擊下,
都會是蝴蝶效應中,迴旋的氣流~,
激盪出的東西是什麼?
科學的進步,不是為了生命的幸福嗎?
物質和精神是天平的兩端,
人擺盪在左和右、虛和實,~
天平在中間,
生命的砝碼不斷往左往右累加,
企圖平衡左右兩端。~
美麗和哀愁無所不在。
滿懷情緒的滌盪中,
我離開部落往高雄西子灣。
大海大海啊!能否洗去人類的哀和愁?
美麗的哀愁。
莫忘初衷teres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