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參學雜記(五十二) 大丈夫能屈能伸 陽光明月

             參學雜記(五十二)      大丈夫能屈能伸


   有一句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為何做人要能屈能伸?因為屈就是為了伸。拳頭縮回來,就是為了打出去,這就是屈伸。易經繫辭傳下卷第三章說:往者屈也,來者信〈伸〉也,屈信〈伸〉相感而利生焉。在屈伸中互相得到感應、得到利益,所以說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在大自然中,尺蠖是一種小毛蟲,如果我們看過小毛蟲行走,牠是一屈一伸的;牠的屈就是為了求伸,如果牠不屈,半步都不能前進。相同的大屈才能大伸,大屈大伸才能大進。我們看花豹跑得最快,牠在跑的時候,空中一躍先是屈,然後爪往前一伸,身體就往前邁進。昆蟲是這樣,猛獸也是這樣。


   現在社會上、國與國之間,彼此透過談判方式,謀求各自利益。在談判桌上要達成某種協定,不能只是要求單方面的退讓,實際上是雙方各自退讓的結果。雙方在心裡面都有一個底線,在底線以內,雙方一步一步退讓;你退一步,我退一步,這樣談判才能成功,這就是屈伸。以退為進,達成雙贏,這就是利生。


   所以我們為人處世,不要只求自己利益;有時候給對方一些利益,才能保有自己利益。當我們處於陷境〈屈〉時,也正是奮進前的蟄伏。龍蛇之蟄,以存身也!〈陽光明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