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冰河期投資術?


冰河期投資術?



( 2011/09/30 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公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排名,台灣為全球第20富有國,超過英國和日本,代表我們的購買力很強;同一天的另一條新聞,台中有一對貧窮姐弟住在碉堡,只能喝水充饑二人餓到等死,一個台灣二個世界這個對照真夠諷刺的。




現金為王,台幣呢?




根據安聯集團所公布的財富報告,台灣人的平均金融淨資產約228萬元,大部份是放在存款,不像歐美國家的人民資產結構是放在股票、債券、保險及退休基金,台灣人很有錢,但是錢放銀行安全嗎?




目前國際金融局勢動盪,相較於投資股票或基金,錢放銀行是比較保守的策略,但長期而言定存的低風險和低報酬必須要面對二個問題,就是通貨膨脹和台幣的貶值。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物價指數上漲1.45%,而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3%,很明顯的利息還追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通貨膨脹是影響財富最主要的因素,錢放銀行愈放愈薄不見得安全。




匯率政策瘦了銀行、苦了定存族




最近台幣貶破30元大關,央行鬆了一口氣,長期以來央行對美元的匯率政策,讓人感覺是阻升不遺餘力,貶值是樂觀其成。去年底台幣大幅升值面臨30元關卡,央行採用「柳樹理論」大戰熱錢,除了每天盤尾做價大買美元阻升,還祭出各種法寶限制外資藉機炒匯,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




現在台幣貶值央行沒有動作,就有人質疑是阻升不阻貶。市場上早有傳聞說央行利用美元外匯存底,與台幣定期存單之間的利差產生的盈餘豐碩,每年上繳國庫就超過1600億元,素有「國庫金雞母」之稱。




台灣國際收支連年順差,央行抑制新台幣升值買進外匯,必須釋出新台幣,導致國內資金供給量大增,如果沖銷不力利率走低的結果是瘦了銀行,苦了定存族,




資產配置美元不可缺




如果央行的心態是樂見台幣貶值、引導利率走低,那定存族就要想個對策了,否




則錢就愈存愈沒價值。同樣是存錢,換個地方存讓錢更有競爭力,可以考慮美元保單及境外基金。




最近壽險公司熱賣的美元保單有類定存的概念,號稱有近4%的預定利率,保費也比傳統保單便宜,有6年、10年、15年、20年期可供選擇,籌措子女出國留學金或退休養老計劃都好,資產配置美元是有必要的。定存族只要觀念轉一下,從銀行轉存保險公司,利率高又有保額的保障是一兼二顧。




現在大家都擔心熊市來了,錢都躲到現金裡稱王,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稍微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可以定期定額買美元計價的基金,最適合在下跌時進場,長期投資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比銀行定存好多了。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提示,近期台灣經濟所出現的四項警訊,使台灣由四小龍第一跌落至第三,呼籲要審慎因應。被譽為今年最準的大師「日圓先生」榊原英資宣告,十年經濟冰河期即將來臨,投資人必須學習如何與低成長低報酬共存。所以善用投資型商品和外幣保單等理財工具,規劃個人的資產配置方可安身立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