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風波從食品開始延燒,但現在卻發現,原來日常生活中竟然處處充滿著來自於塑化劑的威脅,國人體內塑化劑量竟是美國人、德國人的2至5倍。《Yahoo!奇摩話題》這次就整理出在生活中,遠離塑化劑的10個方法,讓我們平安度過恐怖的塑化劑危機!
【塑膠大國】台灣是塑膠大國,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塑膠製品,陽明大學研究更指出,國人體內平均塑化劑殘餘量是美國人、德國人的2~5倍之多,可能與每天生活當中,使用塑製容器關係密切。
此外,成功大學發表研究指出,台灣室內灰塵的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最常用的塑化劑之一)含量全世界第1!像木質地板或打蠟也會使室內塑化劑濃度變高。倘若長期生活在塑化劑高的環境裡,會造成女性初經提前、男性隱睪症增加和糖尿病等,不可不慎!
【拒塑10招】在這個狀況下,外食族要特別小心。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表示,塑膠製品在常溫下會釋出塑化劑,食物的高溫更會讓塑化劑加速釋出。像商家用塑膠袋打包熱湯、夜市攤商把塑膠袋套在盤子上、還有採用塑膠餐盒當容器的便當,都可能會讓人接觸到塑化劑。
即使在家也有可能碰到塑化劑。台北市議員簡余晏指出,家中常用的保鮮膜,如果接觸到熱的食物或油脂類食品,都有潛在塑化劑污染的可能,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保鮮膜,也含有塑化劑。地板、汽車打蠟時常用的蠟油中,也可能有塑化劑。
但就如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明蒼所說,要想遠離塑化劑,或許可以先從「生活拒塑」開始做起!以下是整理自各報的「拒塑10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